農諺云:小滿小滿,麥粒漸滿。中原大地,即將成熟的小麥籽粒進入最后階段的灌漿期。
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北郭鄉岳馬蓬村的高標準農田耕地質量提升示范區里的麥田,小麥長勢格外喜人,穗長籽大,豐收在望。
該村保紅農業專業合作社,擁有耕地面積500畝,全部是田成方、旱能澆、澇能排的高標準農田。由于反復實行機械化旋耕作業和機械化收獲,土壤耕層淺薄、土壤板結,小麥、玉米兩茬作物可持續高產受到制約。
如今,由于一項土壤調理與修復技術——松土促根劑的示范應用,讓這一狀況正在發生改變。
5月22-23日,以“加強高標準農田與耕地質量建設,端牢中國飯碗”為主題的“全國第三屆土壤調理與修護高層學術研討與論壇暨全國耕地質量提升土壤修復技術培訓班”在河南省鄭州市召開。會議旨在探討如何消除土壤障礙因素、構建健康土壤環境,實現耕地質量持續穩步提升,為端牢“中國飯碗”獻計獻策。
來自農業科研和高校的專家學者及全國22個?。ㄖ陛犑?、自治區)土肥站、耕保站和高標準農田有關負責人300余人出席會議。
與會代表對武陟縣高標準農田土壤改良示范區的小麥長勢和土壤耕層剖面現場進行了深入細致地觀摩。
武陟縣土肥站站長謝文照研究員對高標準農田小麥應用松土促根土壤改良技術的基本情況和施用效果進行了介紹。他說:示范總面積80畝,采用大田比對方法,設2019年應用區、2020年應用區、2019-2020年連續兩年應用區和對照區(CK)4個處理。應用區在常規施肥基礎上,于整地前每畝施用松土促根劑2公斤,各處理灌溉、病蟲害防治等農藝操作完全一致。今年3月份調查,施用區的土壤疏松,小麥分蘗多、毛根多,明顯要比對照區的小麥長勢健壯。
會議期間,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組織測產專家組,對該高標準農田小麥應用松土促根土壤改良技術示范區進行現場測產結果顯示:2019年應用區較對照區每畝小麥增產45.4公斤,增產幅度8.2%;2020年應用區較對照區每畝小麥增產98.5公斤,增產幅度17.9%;2019-2020年連續兩年應用區較對照區每畝小麥增產120.6公斤,增產幅度21.9%。各處理與對照差異,均達顯著水平。
專家組通過挖掘各處理土壤耕層剖面,測定其耕層深度。結果顯示,2019年應用區耕層深度較對照區增加3厘米;2020年應用區耕層深度較對照區增加5厘米;2019-2020年連續兩年應用區耕層深度較對照區增加7厘米。應用松土促根土壤改良技術耕層緊實度,較對照下降31%-46.8%;同壓強下可探測的土壤深度,增加7.9-15.5厘米。
“應用松土促根劑土壤改良效果顯著,耕層加深,土壤疏松,小麥根系明顯增多、加長;疏松的土壤可以提高土壤養分、肥料養分和水分的利用率,提升耕地質量的同時提高了小麥產量?!迸c會專家一致認為,耕層淺薄是我國耕地質量提升的重要障礙因素之一,該項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是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重要戰略舉措,是進行土壤改良的一項技術支撐,對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和國家糧食安全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