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7月17日,中國奶業協會在安徽合肥舉辦中國奶牛種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來自國內外研究機構及知名企業的專家立足行業現狀,凝心聚力、建言獻策、共同謀劃新形勢下我國奶牛種業發展新策略、大未來。
中國奶業協會原會長劉成果在致辭中指出,中國奶業經過近40年的不懈努力,奶牛自主育種體系架構基本形成、奶牛育種基礎工作有序開展、育種成果推廣和遺傳進展明顯提升,數據處理逐漸標準、品種登記初具規模、體型鑒定步入正軌、遺傳評估不斷創新。但奶牛育種基礎性工作依然薄弱、奶牛繁育新技術應用相對滯后、種牛自主培育動力不足及奶牛種業整體競爭力不強。新形勢下,打好奶牛種業的翻身仗,要多方發力,助力奶牛種質資源普查;要科技驅動,推動種業自主創新;要市場主導,建立商業化的育種體系;要夯實基礎,保證用種需求。
據中國奶業協會育種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勝利介紹,奶牛種業是奶業產業鏈的源頭和支柱,奶牛良種是奶業發展的物質基礎,群體遺傳改良工作是提高奶牛生產水平的重要手段?!笆奈濉逼陂g,中國奶業協會育種專業委員會將深耕奶牛種業發展,重點完善奶牛性能測定體系,夯實奶牛育種基礎;加強奶?;蚪M選擇分子育種關鍵技術創新研究;開展奶牛核心群選育和自主培育優秀種公牛的研究;建立全國奶牛大數據育種平臺和遺傳評估中心;扶持和培育國內一流奶牛種業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推動建立種牛和遺傳物質質量安全控制體系,高質量推進我國奶牛種業煥發新魅力,夯實奶業全面振興的根基。
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亞清表示,中國奶牛種業高質量發展的未來之路,要堅持做好強本固基,加快種業的自主創新,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中國奶業協會將不遺余力全面配合做好技術支撐工作,全力推進全國奶牛遺傳改良計劃的實施。
會上正式發布了《荷斯坦牛體型鑒定操作技術規范》團體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