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河南等省份均出現新冠肺炎疫情,是否會對北京市的蔬菜水果供應造成影響?中國經濟時報記者8月11日早8點探訪了北京新發地市場。記者在現場看到,蔬菜水果供應一切正常。
記者從新發地市場蔬菜加權平均價的走勢圖看到,進入6月份以后,蔬菜價格一直在低于2020年同期的價位運行,直到7月末,蔬菜價格開始快速上漲,到8月初,蔬菜價格一度高于2020年同期,但近幾天,菜價又開始回落,重新進入低于2020年同期的狀態。
7月26日,新發地市場蔬菜的加權平均價是2。18元/公斤,到7月27日快速上漲到2。27元/公斤。隨后,價格繼續上漲,8月5日,價格上漲到2。52元/公斤,比7月26日上漲了15。60%。8月7日以后,價格開始回落,到8月10日,價格回落到2。37元/公斤。7月末到8月初,價格走出了一條拋物線的走勢。8月6日以后,高溫高濕天氣結束,菜價出現比較明顯的回落。8月10日的價格比8月6日下降了6%,而且下降的態勢還會繼續延續。
疫情是否會對北京蔬果供應產生影響?北京新發地市場董事長張玉璽稱“并不會”。他說,現在北京市場的蔬菜主要是北方蔬菜,產自河北張家口、承德以及東三省地區,受疫情的影響并不大,但一些產自云南等地的蔬菜會受到影響,因為長途運輸會路過一些中高風險區,需要進行核酸檢測。
另獲悉,新發地市場白條豬批發的平均價在8月6日達到了近期的高點,當日批發平均價達到20元/公斤,隨后價格連續回落。8月10日,白條豬批發平均價降到17。75元/公斤,比8月6日下降了11。25%,降幅比較明顯。張玉璽介紹稱,價格下降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2021年以來,毛豬的產能已恢復到產能同期的正常水平,毛豬的供應基本上進入比較寬松的狀態,這是肉價下降的主要原因。近期仍處于消費淡季,價格沒有明顯上漲的動力。同時,近期毛豬價格已低于養殖場的盈虧平衡點,繼續下降的空間有限。所以,后期的價格基本上會圍繞目前的價格反復調整,小幅波動,連續上漲或者連續下降的空間都不大。